faith

Be wild

    身在这个自我表达欲疯狂膨胀的环境里,愈发警惕。每想敲键盘洋洋洒洒一长文,会条件反射质问自己——这是值得分享/记录的新感悟么 足够清晰么 抑或只是老生常谈的琐碎吐槽? 一来一回,加上生活本身已难以应付,消磨不少表达欲。

    毕业匆忙入深,发现过日子是一门玄学,三个月后终于有点信心能过好。不沾柴米油盐的我,去超市采购都是一堂生活教育课:提醒我这里物价如何高企,以往别人是帮我分担了多少琐碎。独居免去很多麻烦但也要自己负担更多开销。如愿在每晚下班后对房间大动刀斧,断断续续两个月,终于感觉是自己的一方天地而非寄生之处。感恩集团的住宿福利,让我勉强养得起自己还能补贴家里,也有了更强的危机感——倘若离开这里,失去这份每月3k左右的月租减免,日子走得下去么。再看深圳房租年度涨幅和公司薪酬涨幅的对比悬殊,危机感有增无减。与其盼望调薪,不如多接外快来得稳。

    初涉赛事,是全新领域,边学边用。间歇性背锅和挖坑,主管太忙,不得不信任我去帮他解决。跑出舒适区果然不舒服,但通过迫使自己暴露在陌生领域,不停地对比、尝试与原有知识/人的架构对接,也算是一种资源整合和成长?赛事运营的接触面很广也很忙,目前被定位为活动推广方向,感慨用的是4A实习攒下来的技能和高中文体干活的经验,u will never know.赛期经常一天吃一顿饭或没吃饭,从早上九点转到半夜二三四点。很多人觉得怎么不可思议转了行。当中有无奈,也有朝阳领域有更大空间的考虑。深夜时常会忍不住怀疑和沮丧,毕竟世界变得太快,时有浮沉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。第二天照常收起心事,笑脸填坑。比起棘手新挑战,外忧内患的纠纷更心烦,反复提醒自己不能像她们,因个人喜好or情绪去影响判断和他人工作。

    深圳的城市文化大概是年轻和拼,拼时间拼干劲拼想法也拼资本。尚未固化仍在塑形,没有负担便步履轻盈。广州宜居和生活气更浓郁,骨子里的本土文化掺着对生活人事的讲究和热爱。先前和好友讨论过广深北上四座城,广州应看清自己,去扬长而非急着修短板。正如硅谷与巴黎,纽约于伦敦,本截然不同,人们各取所好,没必要断章取义,耿耿于怀。这段青黄不接时期,对于城市发展本身也许只是一小段,但可能已占据个体的黄金期甚至大半辈子。深知环境与资源的重要性,日后会继续向能力和环境的最佳匹配点前进。

    希望赛期后会有更多时间和定力去up技能,持续有效输入-系统消化-建构输出活用。两年后更有能力和底气,住在所热爱的世界。

评论(3)
热度(1)

© faith | Powered by LOFTER